这里,需要强调的是,
山东职教高考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技能型考试该如何考,这关系到职教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。选择哪些试题、考察哪些技能、设计何种载体,都是影响考试信度与效度的关键。
职教高考与普通高考的大区别,就在于其考核科目、考核内容、考核方式等方面突出实践导向。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势必为高职教育人才选拔、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。对此,可考虑联合协会、企业、高校、课程专家开发专业标准、课程标准等,优化职业技能考核办法,根据不同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共通性将其汇集成一个专业大类,设置相应考试科目,以便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大类之间建立对接关系。

在专业大类划分后,其大类中的基础知识也应纳入职教高考的考试范畴。这不仅能满足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,也有利于推动中职学校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,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。
还要注意的是,目前各地的高职分类考试改革方案虽然包括了多条考试招生路径,然而考试成绩却难以在纵向和横向上实现互换,无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高等教育选择权,评价结果呈现“孤岛化”。比如,中职生凭借分类考试成绩很难进入普通本科高校,本就稀缺的机会也因招生计划少而难以形成规模和影响,高职分类考试成绩和普通高考成绩之间没有实现互换机制。
因此,建议职教高考在招生录取上开展平行志愿投档改革,探索“一档多投”的录取方式。采用普通高考制度与职教高考制度并行,考生部分科目成绩在两种高考制度下可按规则转换成对应成绩,同一个考生可以多次投档。若考生在春招时没有被录取,不影响其在普通高考中录取。
上一条 :
职考和普考在人才选拔方式上有所不同
下一条 :
春季高考中的技能难易程度及如何学习